回家过年|临汾:文旅融合“破圈重生”
发布日期:2024-04-08 13:54    点击次数:158

编者按:

回家过年,大概是中国人最整齐的一项集体仪式了。它是人们与故乡亲人的聚会,也是与自己心照不宣的约定。不管这一年在外经历了什么,至少春节这几天里,我们可以尽情感受亲情温暖、家和心安,哪怕风雪交加,一样无惧无阻。

家是一个实体概念,也是一方心灵坐标。心之所系很难更改,实体坐标却日新月异。无论一座城市的基础设施,还是人口结构或社会阶层;无论群体消费升降,还是个体身份心性,都在发生着巨大改变。这改变,是变幻大时代打下的印迹,也是国家发展路上的刻痕。

这个龙年春节,是三年疫情之后第一个秩序全面恢复的春节,这让我们得以更自由地流动,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家乡——这个熟悉又陌生之地所发生的变化。

基于此,我们策划了本次“回家过年”专题,试图通过和讯编辑对各自家乡的观察记述,为读者呈现一段关于中国经济变化的微观切片。个体的观感总是片面的,但它却是真实的人间烟火,鲜活的众生世相。

2024龙年春节愉快。

SPRING  FESTIVAL   

作者|王晓雨

从淄博烧烤大火到冰雪哈尔滨旅游“内卷”,越来越多的城市发觉到文旅对经济的推动,纷纷入局加大对其的投入。

千年华夏,始于尧都。

这里,是临汾,这片苍凉浑厚、粗犷悲壮的黄土地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相传五帝之一的帝尧在此建都,自此开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每一捧黄土都见证了文明发展的历史。

走进临汾,无数历经风雨洗礼的文物古迹至今仍屹立于此。这里有驰名中外的华人寻根地洪洞大槐树、拥有“三绝一奇”的广胜寺,也有距今十几万年左右旧石器时代的丁村遗址、新时期时代华夏文明源头之一的陶寺遗址。

近两年,从淄博烧烤大火到哈尔滨旅游“内卷”,同样在文旅市场上较为低调的中小城市频频出圈,很难不让各地中小城市都想分一杯文旅羹。

坐拥丰富文物遗迹资源却长期在文旅市场上“籍籍无名”的临汾,也在奋力解题,试图占得一席之地。

01

山西文旅破圈重生

在山西大部分村县地区,千年岁月留下的无数珍贵遗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逐渐遗忘和忽略,轻之被商业化开发,重之则湮灭于闹市。

幸而,随着近几年间山西旅游大省建设逐步受到重视,临汾市“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化旅游事业日渐完善,曾经被遗忘的文化古迹终于被保护、修缮、开发,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除了作为文化传承的通道,对古文物遗迹的重新开发也给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众所周知,一直以来山西都是以煤炭、冶金、电力等传统优势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长期依赖第一二产业,导致第三产业发展疲力。

“后疫情时代”,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从被“烧烤”点燃的淄博、到冰雪大世界哈尔滨,纷纷打造出属于自己城市的“代言ip”。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的山西,在产业结构转型之路上,选择了在文旅之路上奋力“破圈”。此举所释放的消费潜力、就业岗位不容小觑,或将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最大引擎。

据临汾市政府公开披露,2023年,全市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558.43万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79.6%;门票收入22867.01万元,同比2019年增长9.06%。

02

古镇新建,一番传承

在临汾市乔李镇北永安村,有一座始建于明朝、历经多次修缮、至今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建筑。这座城墙高约10米,长约5公里,以青砖砌成,城门、角楼、暸望塔等都保存完好。

近两年间,以这座明代古城墙、尧庙、尧陵为核心,临汾市打造出“尧都古镇”旅游项目,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目前,除了古建筑参观游览,景区还配套设置了尧文化部落体验园、当地传统特色小吃市集、民俗体验等游玩项目,其强沉浸感、强参与度成为了临汾市及周边城市群众逢年过节的必备游玩项目。

春节期间,尧都古镇定制设计了电音派对、篝火狂欢、五福游园、尧帝迎宾等主题活动,还开展短视频、直播等当下热门的互动方式展示活动盛况。

古镇中的“新鲜血液”也吸引到了当地年轻人的目光。不少年轻游客手持花灯、身穿传统服饰出现在今年的庙会上。“以前对这类活动没兴趣,都觉得是老一辈人的活动,没想到有这么多项目可以玩,等会儿我还要去参加直播抽奖。”游客郭某说。

古镇内的特色节目、传统饮食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巨量的就业机会。官方预计已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超过2000余个就业岗位,让其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

尧都古镇不仅展示了尧都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成为了向外界展示尧都文化的窗口。或许,“尧都古镇”或许会成为下一个“乌镇”也未可知。

03

仍待穿越的时间长廊

相信大部分人提起旧石器时代遗址,脑子里的第一反应都是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其实,在山西省临汾西襄汾县汾和河畔,发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北京周口店以外地区发现的首个大型旧石器时代遗址——丁村遗址,也是我国正式发掘的第一个露天旧石器遗址。

据了解,丁村遗址发现于1953年,1954年首次调查发掘出土介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丁村人”和2005件石制品,成为我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典型代表,同时出土了数量丰富的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等,并发现地震裂缝、石器制造场等遗迹现象。丁村遗址内涵丰富,对构建中国旧石器文化的发展序列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挖掘的60多年间,丁村遗址一直作为考古界的重大发现出现在公众视野。近几年,随着山西文旅事业的发展,丁村民宅旅游产品线受到重视,丁村遗址博物馆也一同进入重点规划之中。

据了解,去年初,丁村遗址还在开发阶段,并未完全开放;2023年10月左右,丁村遗址博物馆已经可以购票参观。

丁村遗址中保存下的建筑将向全国展示其所属的历史与文化,成为一所没有围墙的“活的博物馆”。“希望可以唤醒更多人参与到挽救和保护文物上来。”一位当地的民间收藏家如是表示。

图片来源网络

04

不起眼的乡村小庙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尚未纳入文物保护的建筑可能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东临霍山,西迎汾河的霍州市南杜壁村中,有一座一百多年历史的哥特式教堂,始建于1990年,由英国工程师设计建造。很难想象,100多年前天主教就已经在山西扎根,这座教堂还曾作为电影《1942》的取景地出现过。

不过,南杜壁村大教堂目前仍未进行系统的修缮与保护,全凭当地居民自发的保护。

在山西,类似的古建筑群比比皆是,汾西县师家沟古建筑群、2021年因暴雨倒下的闫家庄魁星楼、贺家庄村玉皇殿等等。好在,随着山西对文旅市场的大力开发,这些“乡村小庙”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历经千年,这些来自各个时期、风格各异的文物古迹见证了无数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在时间长河中闪烁出文明的光辉。

图为洪洞广胜寺飞虹塔 图源网络

山西的文化传承之路才刚刚开始,任重而道远。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全国乃至全球的华人都能从山西了解历史、从山西看见历史、从山西爱上历史。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热点资讯
相关资讯